借贷记账法是啥?它有啥特别的地方?

在会计记账中,“借”和“贷”是两个基本的记账符号。这两个字已脱离了它们原本的含义(即“借主”、“贷主”),成为了一对专门的记账符号,具有特定的意义。根据账户的性质不同,“借”和“贷”的含义也有所不同。在资产类、成本类和费用类账户中,“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而在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收益类账户中,“借”表示减少,“贷”表示增加。
根据复式记账原理,每项经济业务都需要以相等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这就是所谓的“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这个规则保证了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由于借贷记账法在处理每一笔经济业务时都必须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如1个月),所有账户的借贷发生额双方合计必然相等;所有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与贷方期末余额计数也必然是相等的。这种平衡关系可以用来检查各账户记录是否正确,从而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
此外,在借贷记账法下,还可以设置和运用双重性质的账户。这类账户既可以是资产又可以是负债,例如“待处理财产损溢”等账户。对于这类双重账户(共同性账户),应根据他们期末余额方向来确定其性质:如果是借方余额,则属于资产类账户;如果是贷方余额,则属于负债账户。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