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长生生物狂犬病疫苗事件,以及不久前该厂生产的伪劣百白破疫苗事件,再次把这一行业推上了风口浪尖。网友们迅速发现了过去不久的山东采购失效疫苗事件、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的伪劣疫苗事件、武汉生物的问题疫苗事件,并因此把满腔怒火发到整个疫苗企业身上。这正好与《我不是药神》电影所激发起的人们对买不起药、看不起病的情绪相呼应,以至于各种怒斥疫苗及疫苗监管的网文不断刷屏。那么是否整个中国的疫苗领域真出了问题呢?
笔者认为,中国疫苗行业在总体上仍然是安全可信的,尤其是在国家法定的计划免疫苗(接种由政府买单)上。但这不表明中国疫苗行业没有一些系统性问题。下面仅就笔者了解的一些情况进行分析。
首先,需要承认,中国几十年的发展,建立起了以中生集团及下属的八家定点疫苗生产企业为主体的价廉合格、能覆盖所有人群的基本保障体系的疫苗生产产业。之所以说价廉合格而不是价廉物美,是因为我们的计划免疫苗实在太便宜了,几块钱一支,通常都不到美国法定疫苗售价的十分之一,在如此便宜的情况下,我们能保证安全,能保证基本有效,这已经是了不起的成绩。根据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简称中检院)发布的《2016年生物制品批签发年报》显示,这一年疫苗签发51个品种、共3950批次,只有一个批次不合格。这些3949批次合格的疫苗覆盖了约计6.46亿人份的人群,疫苗批签的不合格率仅为0.03%。而且不合格的疫苗不一定就是有毒的疫苗,大多数情况下是药力不够或者冷链保存不健全等,对人体并没有毒害。
但在承认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问题。那就是虽然疫苗安全事件发生的频率不算高,但对于这种救人、尤其是关系到未成年人的药品,一批次的不安全疫苗或者不合格疫苗也不应该出现。而反观我国,出现问题疫苗的频率大概每年一次。虽然用庞大接种人口这个分母一摊比例很小,但却可能带给成百上千的孩子安全风险。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些系统性问题可能包括如下因素:
首先是企业自身没有树立起治病救人的道德理念,没有把这种理念真正贯穿在生产销售中。这就导致了药监部门检查频繁的计划免疫苗安全事故极低,但很多二类疫苗和市场化的疫苗会爆出质量问题的原因,因为药监部门精力有限,对待后者不可能像对待计划免疫苗那样严格的检查。
其次是药品和非法定疫苗的价格战导致了企业利润率下降,为了降低成本,一些企业甚至会铤而走险,更多企业不敢明目张胆作假,但会放松质量监督环节来减员增效。在一定程度上,我们需要知道,药和疫苗是治病救人的,价格低廉并不是顾客购买的主要目的。在这方面,其实廉价的计划免疫苗已经开了一个不好的口子,让客户认为什么疫苗都应该“廉”字当头。
第三,我们已经形成了比较严格的监管体系。但这一体系缺乏透明性,这就会让公众在出现一点事故后就迅速放大问题,传播恐惧。
第四,疫苗与化学药品不同,作为一种生物药(一定程度上代表活体),它需要冷链、需要更加可靠洁净的生产环境,也需要更加专业化的生产者(相对而言,化学药品主要是考虑机器的标准化流程)。 中国在药厂的生产环节的GMP监管上是做了很多工作,但是,药厂在配套和更加成体系的安全和质量管理中仍然有待提升和改善。
上面仅仅是我个人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可能近年来我出国后情况有所变化,不过从媒体报道来看,很多基本状况其实没有改变。希望这一点能尽快有所突破。
这个问题要分段分析。
先说说疫苗成品后到接种到人身体里的这个过程:
关键词一:全程冷链。疫苗属于生物制剂,也是特殊药品,保存温度一般需低于8℃,否则高温失效,打了白打。人用疫苗生产之后的入库保存、转运、销售、CDC和/或接种点暂存都不能脱离冷链要求,这是国家硬性规定。疫苗的进货全省统一采购,没有中间环节,入CDC冷库时专人接收,专人发放,并实行AB门锁,非常严格。
关键词二:倒追查。如果发现儿童或者**接种疫苗之后产生不良反应时,卫生行政部门会从接种点的记录、人员逆向调查,结果是接种操作不规范还是疫苗保存有漏洞,或者疫苗质量有问题都可以逐级摸清,给出结果。
疫苗的生产环节如果出问题,最有可能就是为了降低成本而偷工减料,导致成品疫苗效价降低或者无效。这样的疫病还不止于具有毒副作用,但是会造成接种对象延误了最佳的防病时期和年龄段,导致患某种传染性疾病的几率增加,这是事实。
医者父母心,药者骨肉情,造假制假者是何居心呢?有没有想过自己的亲朋好友和子女也会使用这些疫苗呢,所以处罚别仁慈,追责勿手软!
这个问题是如此深刻,需要用血的教训再次提醒我们,原来国产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当疫苗事件不断发酵,引起全行业的反思时,我们好像突然清醒过来,原来不仅是芯片上的差别,马桶盖的差别,发动机的差别,牛奶的差别。
国产要追上进口,替代进口,不仅有高科技上的突破,还要有流程上的保证,行业良心等等,我们都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
首先,它是一场信任危机,这需要长期建设的过程。就说一个产品、品牌的信任度,美誉度,是需要长时间的建设过程。
在长生生物疫苗事件之前,国内疫苗接种的负面新闻,也时有发生。进口疫苗虽然价格贵,却仍然无法替代。这对我们身处国产疫苗产业的人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不少产业,从性价比来衡量,国产的产品都优于进口,国产疫苗也类似,大部分疫苗来说国产与进口的性能不相上下。
但就是这个“大部分”,“不相上下”,暴露了我们还有不少差距需要弥补,虽然那是95%到95%的差距,比之前从40%到80%看上去小很多,却是更难弥补,更需耐心、良心,需各种文化假设做保障的。
一般而言,进口的疫苗使用的是活病毒,优点是安全,但免疫时间短,价格高
目前国产与进口疫苗的差别,“具体生产工艺”差别为大,以脊灰疫苗为例,国产脊灰疫苗全部为减活工艺,疫苗内含有活的疫苗病毒,进口的IPV是一种用死病毒制成的疫苗。
另外如进口的肺炎疫苗,价格远高于国产的,这种疫苗在国产的预防基础上,加了一种7价结合的疫苗,预防的范围大于国产的。
支持国产,有钱人却还一直在选择进口,就像牛奶,马桶盖一样,从消费者的选择上看,弥补这个隐性差距,需要长时间的打磨,需要整体商业环境的匠心精神,良心工程,我们认为,此次国产疫苗事件导致行业危机,它绝不是割裂、孤立事件。
我们全体人都多少有点责任,都需要从自身做起,共建更有精神高度的健康生态,良心商业。
关于这些问题,只想说让人触目惊心,胆战心惊,这些所谓的人毫无思想道德素质,毫无人性可言。真的是应该严厉惩罚,手段如此之恶劣,让社会如何平衡稳定?真是让人深痛恶绝,恨不得除而快之。俗话说医者父母心,药者骨肉情,特别是关于打预防针,如此严肃的问题,竟然草率对之,让人如何不寒心?
几块钱的成本,随便孩子们打针都是几百块,可以想象这里面多少的利益牵扯,多少的黑洞?这事关乎祖国未来的花朵,幼小无辜孩子的生命,接种一旦失效,对孩子们没有任何的作用,反而会有更多的一些疾病滋生。本应严格要求,绝对不能出任何的差错,但是往往到了人吃人的状态。
多少的人就是昧着良心,为了赚黑心钱或者节约成本,偷工减料,或者拿回扣,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当今医院医药方面,这就是一个巨大的漏洞,谁不知道当今医药贵,生不起病,不敢病,生病难,住院难,这都是老百姓沉重的话题。排队挂号都多少天排不上,只要给钱拿红包,一切这都可以解决。
赚黑心钱失去了做人最起码的良心本性,太多残忍血淋淋的现象,让人如何不愤怒不谴责?这些人也有自己的亲朋好友,也有自己的子女,只想说这些人良心何在,真的是应该下地狱。如此的残害青少年孩子,把鲜活的儿童生命拿来开玩笑。利益关系,一切都是为了降低成本,真的是应该把这些人通通关起来,以敬效尤!
自1978年,我国实行免疫规划40年以来,现已消除由野毒株引起的脊髓灰质炎,控制了乙肝、麻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结核、乙脑等疾病。
而近日的长生生物狂犬病疫苗事件,还有伪劣百白破疫苗事件,再加上过去不久的山东采购失效疫苗事件、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的伪劣疫苗事件、武汉生物的问题疫苗事件,让人们对国产疫苗产生了怀疑。
实际上无论是国产疫苗还是进口疫苗,都严格按照国家食品药物管理局的要求,进行严格的上市前临床研究,生产符合GMP要求,每批疫苗经过严格批签发检验合格后才能上市使用。国产和进口的同种疫苗,在质量标准、安全性和使用上没有明显的差别。
国内疫苗运输条件或许过于宽松
疫苗是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生物制品。有的疫苗是减毒的病毒,比如麻疹疫苗的主要成分就是减毒的麻疹病毒,它是活的;有的是灭活疫苗,细菌灭活以后,它是活性的蛋白质,起到免疫功能。
因此,疫苗比较娇嫩,为了保持疫苗的活性,运输中要使用冷链。如果疫苗在储存、运输过程中,没有冷链,疫苗的活性或多或少会受影响。
狂犬病是一种只能预防无法治疗的疾病,如果由于接种了不严格运输的狂犬疫苗,那么疫苗能否有效抵抗狂犬病毒就难说了,如果是一大批次疫苗都这样,其后果无法想象。
违法成本太低导致疫苗易出现伪劣
就在7月13日,强生爽身粉添加滑石粉导致美国女性卵巢癌,被法庭判决赔偿47亿美元,约合314亿人民币。
而长生生物,是中国最大的乙肝疫苗企业、最大的流感疫苗企业、第二大水痘疫苗企业、第二和第四大狂犬病疫苗企业。
这家公司掌握了中国疫苗的半壁江山,却接连被曝出狂犬疫苗百白破疫苗涉嫌造假,25万支问题疫苗流入市场打进孩子体内最后却只被罚款344.29万元人民币!
与国外相比,这个罚款力度显然过轻,过低的违法成本自然无法抑制相关违法行为的产生。
问题疫苗引发的恐慌在国际上也不少
1955年春天,美国脊髓灰质疫苗危机曾令4万接种者染病,导致164人瘫痪、5人死亡。
1964年日本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吉原贤二1岁1个月大的儿子因接种流感疫苗而发高烧,结果留下重度的麻痹和智能障碍。到1971年为止发现至少有21人因接种流感疫苗死亡、16人留下后遗症。
上世纪70年代因不合格的“百白破疫苗”使部分儿童致残后,英国“疫苗伤害者父母协会”呼吁抵制接种疫苗,但后果是造成更多没有接种疫苗的孩子发病丧命。
但在疫苗监管的问题上,它们也是相当严格。比如欧洲,英国药品行业协会登记的成员有64家,但仅7家获得英国卫生部的疫苗生产商资质;德国则指定两三家专业物流公司配送疫苗,禁止任何其他物流公司从事疫苗运输。
在印度,每一批疫苗在进入市场销售环节前需要接受三方面检测:一是工厂质量自查;二是WHO指定部门的检测;三是印度政府监管部门印度药品管理总局_DCGI)的检测,这是一个类似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或中国药监局的机构。
日本政府制定《预防接种法》,并建立相关救济制度,还有疫苗监管制度,有专门的《药事法》来监管疫苗生产厂家。
而现在,“此次疫苗事件突破人的道德底线,必须给全国人民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这是李克强总理就近日疫苗事件作出的批示,或许我国疫苗产业需要做出改变的时候到了。
“金十数据”,以最独到的视角揭开天下事、社会事、身边事的背后真相,关注“金十数据”,我们给您提供更专业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