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好,两者都有缺陷。
影响累计净值的因素主要有业绩、成立年限、分红等。如果一只基金成立年限长、从不分红,即使业绩一般累计净值也有可能很高。
影响单位净值的因素主要有业绩、分红等。如果一只基金刚分过红,那么即使他业绩一直很好,也有可能比没分过红但业绩一般的基金单位净值要低。
所以,两者都不是选择基金的最好依据。选基金还是要看同一时间段内累计净值的排名,最好是同时观察1年、2年、3年和5年期,只有中长期业绩始终稳定在前1/3的,才是比较好的。
当然,更进阶版的你可以看基金经理,这就跟私募类似,基金经理好产品才会好,但这就需要更深入的了解了。
其实如果认真研究,可以发现单位净值大大高于累计净值的基金,会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是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目前都是指数型的股票基金)。
ETF基金为了完全复制所跟踪的股票指数,以便于投资者进行指数化投资或套利交易,需要在基金成立后的某一时日(通常是完成建仓并实现完全复制指数走势),将基金净值折算为所跟踪指数点位的千分之一,基金的份额也会相应调整。比如,招商上证消费80ETF确定2011年2月11日为基金份额折算日。当日上证消费80指数收盘值为3037.22点,折算前基金份额总额为685530280份,折算前基金份额净值为1.001元。折算后基金份额总额为225931550份,折算后基金份额净值为3.037元。折算比例为0.32957540。保留性地将累计净值,按折算比例换算为折算前的份额,累计净值并披露在基金净值信息里,则是为了统一口径以便于投资者将其与其它类型的股票基金进行比较,也可以直观地从累计净值上,看出基金自成立以来的盈亏情况。毕竟在ETF基金发行时就认购的投资者,也是按1元净值认购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许多ETF基金的单位净值会高于累计净值。单位净值计算公式为:
单位净值=(总资产-总负债)/基金总份额,反映的是基金现阶段的价值和单位预期收益;
累计净值计算公式为:
基金累计净值=单位净值+基金成立以来累计分红之和,反映该基金自成立以来的所有预期收益的数据。
一般来说,基金的单位净值要低于其累计净值,但是也会出现一些特殊的情况,导致单位净值高于累计单位净值。分析如下:
1、场内 ETF 产品折算而导致的累计净值低于单位净值。
2、封闭式基金或开放式基金转型了,转型后的业绩表现不好,导致累计净值低于单位净值。
在同一时间,净值高低是中性的,无所谓的。累计净值反映的是历史业绩,同时期发行的基金,累计净值越高反映其管理能力越强,一般来说基金业绩还是有延续性的,假如累计净值比净值高很多,说明该基金分红比较多,比较注重给投资者回报,分红落袋为安,会降低你投资的风险。因此该只基金值得购买的。
但决定你购买的决定因素是你对后市的判断,如果你看好后市就购买,净值高低只是辅助因素。
选基金其实选的是公司,选的是你看中的基金经理,如果对后市看好的话,选择一家有实力的基金公司,选中一个明星基金经理,读读他的季报,看看他的十大重仓股,基本可以看出他的水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