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目前只批准了三家股票可以连续竞价交易的交易所。一家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另一家是深圳证券交易所,还有最近批准设立的北京证券交易所。
上交所有主板和科创板,深交所有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两家还有老三板市场。北京证交所刚成立,担负着一些创新型企业的发行上市。
在这些板块里股票交易用的是人民币。上交所和深交所另外还有B股板块,上交所B股用美元交易,深交所B股用港币交易。
当然还有各地政府自己成立的股权交易中心。
中国香港有香港交易所,用港币交易。
中国台湾有台北交易所,用台币交易。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有A股、B股、H股、N股和S股等的区分。这一区分主要依据股票的上市地点和所面对的投资者而定。
A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同境内的公司发行,供境内机构、组织或个人(不含台、港、澳投资者)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我国A股股票市场经过几年快速发展,已经初具规模。
B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特种股票,它是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外币认购和买卖,在境内(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
H股,即注册地在内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资股。香港的英文是HOngKOng,取其字首,在港上市外资股就叫做H股。
N股,是指那些在中国大陆注册、在纽约(New York)上市。
答股票分类标记符号有A股,B股,H股,N股和S。A股就是经中国证监会核准上市的股票,沪深交易所。B股是人民币不可买卖外资可以买卖的与人民币等值的股票同样在国外上市。H股是在中国香港交易所上市的股票,N股是在中国国内注册,在纽交所发行上市的股票。
次级债券,是指偿还次序优于公司股本权益、但低于公司一般债务的一种债务形式。
次级债里的“次级”,与银行贷款五级分类法(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里的“次级贷款”中的“次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次级债券里的“次级”仅指其求偿权“次级”,并不代表其信用等级一定“次级”;而五级分类法里的“次级”则是与“可疑”、“损失”一并划归为不良贷款的范围。 次级债券的发行主体在国内主要是各大商业银行,发行资金用于补充资本充足率。由于包括增发和定向增发在内的股权融资方案,在制度上有相对较为严格的要求,商业银行往往不能在急需资本的特定时间恰好完全满足增发的条件;而资本充足率一旦不能满足巴塞尔协议(Basel Accord)的要求(即资本充足率大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大于4%),商业银行的业务扩张将受到制度的极大限制,例如不能成立新的分行等。我国商业银行这几年业务发展速度很快,仅采用定向增发方式已不能满足银行对补充资本金的要求,而发行次级债,作为一种较为简便的补充资本金的手段(承销成本也更低),开始越来越频繁地为银行所采用。很多商业银行均发行过次级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