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
海博股份2012年6月3日晚间公布2011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公司2011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以公司总股本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
现金股利是以现金形式向股东发放股利,称为派股息或派息;股票股利是上市公司向股东分发股票,红利以股票的形式出现,又称为送红股或送股;
另外,投资者还经常会遇到上市公司转增股本的情况,转增股本与分红有所区别,分红是将未分配利润,在扣除公积金等项费用后向股东发放,是股东收益的一种方式,而转增股本是上市公司的一种送股形式。
扩展资料:
养元饮品拟向全体股东“10转4派现30元”。具体而言,养元饮品拟以未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每股面值1元),共计派发现金红利22.6亿元,转增3.01亿股。其中,分红金额占去年净利润比例达84.40%。
根据2018年年报,报告期内,养元饮品实现营业收入81.44亿元,同比增长5.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78亿元,同比增长15.92%。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股票交易其实就是筹码的交换过程,一轮行情的发展是由筹码交换开始的,也是以筹码的交换而结束的。可以这样理解:
1.筹码交换是指持仓筹码由一个价位向另一个价位搬运的过程。也就是一只股票的流通盘中的每个交易单位,是在什么价位买入,又在什么价位卖出的。
2. 股票的走势在表象上体现了股价的变化,而其内在的本质却是体现了持仓成本的转换。可以说,一轮行情的涨跌起伏是与主力机构的行为密不可分的,他们行为最本质的体现是对所操盘的个股持仓筹码的控制。
3.主力吸筹的过程就是一个筹码交换的过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充分换手。只有在低位充分完成筹码交换过程,主力的目的才会达到。
4.主力派发阶段是卖出持仓筹码,实现做庄利润。股价经拉升脱离成本区达到盈利区域,主力高位出货的可能性就不断增大。当低位的筹码被转移到高位时,意味着主力低价买入的股票在高位派发完毕,主力出货的任务也就宣告完成,股价回落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股市中筹码指的是在市场中可供交易的流通股。主力要炒作一支股票就必须在低位买入股票(这叫吸筹)直到买入足量的股票(这叫控筹)。
持股人数减少,而人均持股数量增加,就意味着筹码集中。
通常在他们的基本资料中会有这样的介绍,不过那也是通过一定的方法计算出来的,不一定能够准确的反应市场真实的情况。通常情况下筹码集中,但估计涨幅不大的股票有一定的投资值,筹码集中但股价很高就要注意投资风险。股价在底部的股票筹码如果分散,说明少有人问津。
筹码分析即成本分析。基于流通盘是固定的。无论流通筹码在盘中这样分布。累计量必然等于总流通盘。
首先,我明确的告诉你,分红和股价走势没有任何必然关系。
在举例之前,先科普一下,在我们交易行情软件的K线图中,有一个“S”头上戴着△的这个符号,与这个符号从垂直对应的那根K线表示除权的时间点。(如图,请放大看)
我举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一只是贵州茅台,一直是中国石油,茅台是优质白马,几乎年年高分红,股价长周期牛市,而中国石油则正好相反,虽然也是几乎年年分红,但是股价却长周期熊市。
先看茅台,我们截取茅台2003年至今的走势图,在这期间,已分红16次,我们发现以下现象:一、没有一次因为分红而成为拐点,都是处于上涨或下跌的途中很随意的位置,二、12次分红后市处于上涨并盈利的,4次分红后出现下跌亏损。如图:
再看中国石油,该股2008年上市以来,分红倒是很“勤快”,总共23次,几乎年均2次,但是从中短期来说,仅6次分红后能进入盈利,17次是下跌亏损状态的。而且如果从大周期来说,中石油至今还在创新低,之前的筹码如果一直持有到现在,意味着全部被套。
以上两只都是市场的焦点,都是大象股,都是经常分红。但结局完全不同,经过两者的对比和总结后我们进一步得出结论:一、分红并不影响股价走势;二、如果个股本身处于长牛市,分红之后多数都能盈利,如果本身处于长熊市,分红后多数要亏,分红后的命运说白了取决于该股中长期基本面走势。三、翻阅大量个股后你会发现,如果个股进入熊市,分红之后就要亏,如果处于牛市周期,分红之后多数能盈利,所以,分红之后的中短期命运基本取决于市场大环境。
我是金股探长,想学习更多的股票知识,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