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Hyperliquid 因 JELLYJELLY 大额清算事件陷入争议时,传统交易平台闪电上线该代币永续合约的举动,戳破了 CEX 们的体面:CEX 通过精准狙击 DEX 的流动性危机,既收割短期利益,又削弱对手生态根基。链上流动性争夺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链上流动性战争中,CEX 们也暴露了他们对 Hyperliquid 的焦虑。
今天的交易平台战场,已经转移到了链上。头部交易平台正以不同姿势抢占新阵地:Bybit 凭借小币种狂潮将现货交易占比从 3.2% 推高至 8.51%;OKX 则通过 Web3 钱包悄然收割链上流量。
得链上者得天下,为了成为新时代的「HBO」,DEX 与 CEX 陷入了「军阀混战时期」,传统交易场所的战场边界正在消融,链上链下之分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黑猫白猫,能抓到耗子就是好猫」。
在 Hyperliquid 的上币效应和 TVL 都逐渐回落,遭受各方围堵的境遇下,Perp DEX 成了一个被各方势力觊觎抢占的滩头,却也为 Aster 这样的新锐势力提供了突围契机,也恰巧符合币安系争夺链上流动性的战略布局。
BNB Chain 想要再度复兴,切入点在哪里?加密 KOL 雨中狂睡的分析非常到位:AI、MEME 还有 DeFi。
Pancake 和 lista 还算是大家比较熟悉的 YZi Labs 全资投资并已经上了 binance 的项目,普通人继续押注币安系的发展,相比之下 Aster 是个可以埋伏的更早期机会。
因为 CZ 与 Aster 的多次互动,在推特上搜索 Aster 和 Astherus(原名),一排排关键词都是 binance 亲儿子、CZ 亲儿子,社区对其上 Binance 的预期拉满。
2024 年 3 月 31 日,Astherus(原名)完成战略级进化,在与 APX 合并升级为 Aster 后,这个曾专注质押资产流动性的协议,正式将利剑指向去中心化永续合约市场。
最早,Aster 的定位更像是一个质押资产流动性协议,基于这个定位推出了 AstherusEx 和 AstherusEarn 两个产品,分别从永续合约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和 DEFI 挖矿策略两个赛道出发,支持主流资产的衍生品交易和允许用户质押资产以获得收益。
此次战略升级中,Astherus 与 APX 合并为 Aster 绝非简单品牌迭代,而是一次从底层架构到产品逻辑的全面重构。新协议锚定"Perp DEX 终极形态"的目标,直接对标 hyperliquid。
为满足不同用户需求,Aster 开发了「Simple」(简单)和「Pro」(专业)两种交易模式。简单模式以完全链上的永续合约形式,提供最为简洁的交易体验,最高支持 1001 倍杠杆的 BTCUSD 交易对,覆盖包括加密货币、外汇及热门 Meme 币在内的丰富资产,且同时兼容 BNB Chain 与 Arbitrum 网络。用户无需复杂图表,仅需轻点一次即可完成交易,极大降低了链上交易的门槛。
值得一提的是,Aster 还创新性推出了「Dumb」预测模式。用户可以基于分钟级资产价格波动预测并参与交易,这一新颖的功能在 BNB Chain 和 Arbitrum 网络均已上线,进一步丰富了用户的链上体验。
相较之下,Pro 模式则满足更为专业化和进阶的交易需求。这一模式采用链上订单簿机制,具备深厚的流动性、实时数据和进阶交易工具。
目前 Pro 模式已支持包括 BTC、ETH、DOGE、SOL、XRP、SHIB、BNB、TRX、LINK、SUI、PEPE、LIATA、LO、ZK 在内共 14 个主流币种的 USDT 永续合约交易对,支持 BNB 链、以太坊和 Solana 网络。
在交易费率方面,Pro 模式进行了优化升级,其中 Maker 手续费降低至 0.01%,Taker 手续费调整为 0.035%,显著提升了高频交易者的使用吸引力。
根据 Aster 前几次上的币 Mubarak 和 BANANAS31 永续合约能看出,Aster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的上币策略也会以 Binance Alpha 的币为主。除此之外,Aster 也会上一些热门的 meme coin,比如最新上的马斯克概念的 solana meme 币 RFC。
在完成品牌升级、产品重塑之后,Aster 的一系列动作已经显露出 TGE(代币生成事件)的前奏气息。伴随「即将上线 Binance」的传闻持续发酵,Aster 的空投积分体系无疑成为最值得关注的部分。
目前,Aster 有两套积分体系:Rh 和 AU。简单来说:Rh 积分适合活跃玩家,交易越多收益越高;AU 积分适合懒人玩家,质押资产躺赚空投。
随着 Aster 的定位从流动性质押转向了 Perp DEX,也就意味着产品逻辑从「质押挖矿」转向「交易挖矿」,从当前的节奏和资源倾斜来看,Rh 的比重应该会远高于 AU——真正想薅到大额空投的用户,重点应该放在 Rh 积分的获取上,所以我们先着重介绍 Rh 积分体系怎么玩。
1、Rh 积分(交易挖矿模式):
Rh 积分玩法就是交易越多,积分越多,适合喜欢频繁操作的朋友。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 Aster 的交易积分体系中,只有使用 Aster Pro 模式 进行永续合约交易才能累积 Rh 积分(Simple 模式和「Dumb」模式的交易量不计入)
Rh 积分采用按周结算的 Epoch 机制。每个自然周为一个积分周期,周期结束时系统会将所有用户的 Rh 积分清零归零,下一周重新开始排位。不过,每周结算归零并不意味着之前努力的浪费,平台会记录用户各周的积分表现,作为日后空投分配的重要依据之一。具体获得 Rh 积分的方式有三种:
专业模式交易:在 Pro 模式 下进行永续合约交易是获得 Rh 积分的基础途径。只要产生有效交易量,就会按照一定比例转化为 Rh 积分,交易规模越大,所得积分也相应越多。
推荐码绑定与组队:邀请好友组成车队,团队的积分加成会让你获得更多积分,车队最大加成是 20%,可以在推特上搜一些「满额车队」的邀请 code 加入。
「Treasure Boost」活动:如果你近期在 Hyperliquid(前 1000)、Drift(前 100)或 GMX(前 100)有活跃交易记录,只要用同一个钱包地址来交易,系统会自动识别,符合条件者将获得额外 1.1 倍的 Rh 积分加成,同时还能领取 100 美元等值的 BonusUSD 合约体验金(可用于抵押交易)。
需要注意的是,Aster 平台会每小时刷新用户的交易量统计和 Rh 积分数据。Rh 积分并非按时间自动叠加,而是完全取决于您的实际交易行为和所享受的加成待遇。换言之,如果这一小时您有新的交易产生(并满足相应条件获得加成),那么整点刷新时您的积分将反映出这些新增成果;反之,如果某个时段内没有交易,积分就不会平白增加。
2、AU 积分(躺赚模式):
AU 积分的玩法很简单,就是质押资产赚积分。你只需要铸造并持有 Aster 生态里的一些资产,就能轻松获得 AU 积分,这些积分未来能参与平台的空投奖励。
持有 as 系列资产(比如 asBTC、asBNB、asUSDF、asCAKE 等主流资产):最多可以享受 10 倍积分加成。目前最多倍数的分别是 asUSDF 10 倍、ALP 及 asBNB 5 倍,积分每小时自动累积,最新的具体积分倍数及介绍见下:
持有 USDF 稳定币:可以获得 10 倍 AU 积分加成,同样每小时累积。USDF 是平台发行的收益型稳定币,AsterEarn 已与币安系资管平台 Ceffu 达成深度合作,为 CeDeFi 资产产品提供资金托管,并严格执行全面审计,年化收益率目前是 3.1%。
持有 ALP 与 asBNB 代币:5 倍 AU 积分加成。ALP 用于给 AsterEX 简单模式提供流动性,赚积分的同时还能享受平台交易收入分成。
提供流动性(LP 挖矿):另外做一些相关生态池子的加成倍数也很大,PancakeSwap 上的 LP 可获得高达 35 倍积分,Pendle 平台则有 25 倍积分,收益直接拉满。
AU 积分的计算方式是根据每小时钱包里质押资产的价值,再乘以对应的积分倍率,然后再加上团队加成和推荐奖励,就是每小时拿到的积分数量。举个例子:你持有 0.5 个 BNB,当时 BNB 价格 670 美元,对应的 asBNB 积分倍率是 5 倍,那么你每小时就拿 0.5 × 670 × 5 = 1675 个积分。如果 BNB 价格有变化,积分也会跟着变,非常透明。
1、短期计划:
VIP 计划:推出多层级 VIP 体系,交易量越大手续费越低,为活跃用户提供市场上最低的交易费率。
推荐计划:目前的反佣比例都是 20%,在这个基础上,Aster 将推出分级佣金制度,推荐好友交易产生的手续费越多,你的佣金比例越高,帮助用户充分发挥网络效应。
2、长期计划:从基础设施到创新
Aster Layer 1 公链:开发专门用于链上衍生品交易的 Aster Layer 1 公链,提供超高速交易确认、低费用和专门优化的交易基础设施,打造专业级去中心化金融生态。
Aster 原生区块链浏览器:与 Layer 1 配套推出原生浏览器工具,让用户直观、实时地查看链上交易、积分和资金流动情况,为交易者提供更加透明和友好的使用体验。
在链上永续合约交易平台迅猛扩张的 2024-2025 年,Hyperliquid 无疑是跑得最快的选手之一。然而,在高速增长之下,$JELLYJELLY 暴雷事件彻底撕开了这类平台在极端行情下的系统性短板。清算机制不透明、保险池险些被掏空、缺乏自动风险释放工具,在这些可能暴露出的问题上,Aster 提前给出了自己的解法。
Hyperliquid 的问题在于,其清算体系对用户几乎不透明。在 JELLY 事件中,大量用户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触发爆仓,甚至无法得知清算价格的计算逻辑。尽管平台文档中提到,其价格预言机基于多个 CEX 现货价格的加权中位数,但这一方式在低流动性市场中的抗操纵能力极其有限。而平台在险些「国库归零」的节点,最终选择人为冻结市场、回滚结算价格,更是彻底粉碎了其去中心化交易平台的信任基础。
Aster 则从架构层面解决了这些风险积压问题。平台为每个交易对设置独立的杠杆上限与初始/维持保证金门槛,避免因高杠杆对系统带来系统性冲击。例如 Meme 币等高波动资产强制限制杠杆,而 BTCUSD 等蓝筹交易对则可以在安全范围内提供最高 1001 倍杠杆。价格预言机方面,Aster 整合了 Pyth、Chainlink、Binance Oracle 等多源预言系统,极大提升了价格的真实性与抗操纵能力。
更关键的是,Aster 部署了标准化的自动减仓机制(ADL),在极端行情下能够自动对杠杆过高、盈利过大的反向账户进行减仓,避免风险扩散至整个系统。同时,每一个资产对都采用独立的仓位与保险池设计,一旦发生爆雷,也只会在该市场内部处理,不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意味着,Aster 不是等事故发生再「亡羊补牢」,而是在系统底层就设好了「防火墙」,将所有可预见的风险尽可能隔离、减压。
再看交易体验。Hyperliquid 当前的交易产品结构相对单一,以订单簿模式为主,主要服务专业交易者,用户群体偏向于高频量化和资深投机者。但这也让它在新手用户、Meme 资产交易、或对跨市场交易有需求的用户中显得不够友好。
Aster 则采用双模式交易设计:Simple 模式适合一键下单、界面极简、无需图表的轻量化体验。
Pro 模式则配备完整订单簿、K 线图、深度图等专业工具,满足高阶用户精细化交易需求。平台还创新推出了 Dumb 模式,为用户提供分钟级预测交易玩法,进一步扩大了交易可能性。
Hyperliquid 虽然拥有一套流动性做市机制,但当遭遇大规模强平时,其国库(即对手方资金池)几近崩溃。单一资产暴雷能让整个平台面临系统性清算风险,这种架构天然依赖于持续的外部流动性注入,脆弱且不可持续。
此时 Aster 的前身作为一个流动性 hub 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不靠外援,也能「供血」。
在之前的一年多时间的深耕里,Aster 推出了 USDF 稳定币,目前 TVL 在 1.3 亿美元;与 BNB 链深度合作推出 asBNB TVL 目前在 1.15 亿美元左右。
在本月 hyperliquid 多次被规则套利攻击之下,hyperliquid 的 TVL 目前已经回落至 1.77 亿美元。这就意味着,仅凭 USDF 与 asBNB 两项产品的 TVL,Aster 的 TVL 规模便已超过了 Hyperliquid 的 HLP 国库。
更何况截至撰稿时,Aster 官网最新显示的数据,Aster 目前的总 TVL 为 3 亿美元。
Aster 自身的 TVL,再配合链上做市(MM 策略),不仅强化了协议的内生流动性,也增强了用户参与的安全感与黏性。这种流动性策略,让 Aster 在市场波动中拥有更强的「抗震能力」。
更重要的是,Aster 将这些产品与 BNB 生态绑定得极其紧密,适配币安钱包,YZi Labs 全资投资,CZ 互动频繁,Aster 可谓背靠大树好乘凉。
毕竟 BNB 链本身正处于一个复兴阶段。
许多新入圈的朋友可能不知道,在 2020 年到 2023 年间 DeFi 叙事主导市场时,当时还叫 BSC 的 BNB Chain,曾是仅次于以太坊的第二大公链。凭借高效低成本的架构,BNB Chain 吸引了大量用户和开发者,成为 DeFi 和 NFT 生态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虽然这两年 BNB Chain 动作不大,但自从今年 11 月,CZ 出狱后,常在推特上 Q 到 BNB Chain,加上各种运营造势,生态有明显回暖。
在基础设施上,BNB Chain 有 opBNB 二层扩展方案,进一步优化了交易速度和成本,还大幅提升了链的可扩展性。同时随着 Greenfield 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上线,BNB Chain 的基础设施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巩固,为开发者和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
链上资金流动性回升,代币概念热度攀升,加上 BNB 本身一直作为稳健盈利的公链代币,这一切都预示着新的机会正在酝酿,「BNB Chain 正在复兴」成了一种新风尚。
用更直接的数据来看,不论是 DEX 交易量还是 TVL,BNB Chain 大有超过 solana 之势。
BNB Chain 正在重新获得市场主导权,而在复兴的 BNB Chain 上,Aster 更有可能成为这轮公链生态复兴中的最有潜力的顶级 Perp 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