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节气是什么意思?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每年的公历9月7日至9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白露节气开始,这个时期,气温逐渐下降,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加大,早晨地面和叶子上会凝结一层露水,因露水呈现白色,故名白露。
白露时节,阴气逐渐加重,阳气开始减弱,这个时期,大自然界的物候现象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古人将白露时期的物候现象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一候鸿雁来,指的是鸿雁开始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二候玄鸟归,指的是燕子等候鸟开始从北方飞往南方;三候群鸟养羞,指的是各种鸟类开始储存食物,为过冬做准备。
白露节气,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在这个时期,人们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白露时节的气温变化较大,早晚温差可达十多度,添衣保暖成为此时的首要任务,古人在白露时节有“白露勿露身”的说法,提醒人们在早晚温差较大的情况下,要注意穿衣,避免着凉。
白露时节,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时期,由于气候干燥,人体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等症状,预防秋燥成为白露养生的关键,预防秋燥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食疗也是预防秋燥的重要手段,可以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苹果、葡萄、芝麻、蜂蜜等。
白露节气,是秋季的一个重要节气,它标志着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在这个时期,大自然的物候现象、气温变化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了解白露节气,掌握白露时节的养生知识,对于我们适应季节变化,保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