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的7月22日或23日,太阳到达黄经120°时,为大暑,大暑时节,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高、湿度大,蒸发旺盛,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期,也是农作物生长最快,需水量最大的时期。
名词解释:
1、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的6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90°时为夏至,夏至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
3、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每年公历的8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立秋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
相关知识科普:
1、大暑习俗:在我国,大暑有着丰富的习俗,如饮伏茶、吃暑羊、做伏暑等,这些习俗旨在消暑、清热、除湿,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2、大暑养生:大暑时节,气温高、湿度大,人体出汗多,容易导致身体虚弱,在大暑期间,要注意防暑降温,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身体健康。
3、大暑农事:大暑是农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也是需水量最大的时期,农民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灌溉、施肥,预防病虫害,确保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要注意防暑降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也要关注农作物生长,确保农业丰收,大暑的到来,也预示着秋季即将来临,让我们一起期待丰收的季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