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后是什么节气?——寒露:气候渐凉,润燥养阴正当时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每年的公历9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进入秋分,这一天全球昼夜平分,白昼和黑夜各12小时,秋分是秋季的一个重要节气,标志着秋季正式来临,秋分过后,白昼逐渐变短,夜晚逐渐变长,气候也逐渐转凉。
秋分后,紧接着的节气是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每年的公历10月7日至9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90度时进入寒露,寒露的意思是气温逐渐下降,露水变得寒冷,寒露时节,气温进一步降低,昼夜温差加大,早晚气温较低,民间有“露重见寒”的说法。
寒露时节,我国北方地区已进入深秋,秋色浓郁,南方地区则仍存余热,正值农作物成熟季节,农民们忙碌着收获庄稼,寒露也是秋季养生的重要时期,此时应注重润燥养阴,预防秋燥。
秋燥的原因在于,秋季天气干燥,雨水减少,气温下降,人体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口干舌燥、咳嗽等症状,寒露时节的饮食应以温润为主,多吃一些清润、温润的食物,如秋梨、蜂蜜、银耳、百合、萝卜等,可以起到润燥的效果,还要注意少食辛辣食物,以防肺气过盛伤肺。
寒露时节还要注意保暖,由于气温逐渐下降,容易感冒,所以要注意添加衣物,尤其是早晚时分,要注意保暖,适当增加户外运动,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寒露节气还有许多民俗活动,如赏月、登高、赏菊等,这些活动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秋分后进入寒露节气,气候逐渐转凉,润燥养阴是这个时期的养生重点,在这个节气里,我们要注意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适应季节变化,保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