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黄河凌汛?
黄河,作为中国的第二长河,其流域面积广阔,涉及到多个省份,由于其流经的地区地形、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黄河在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汛期,分别为桃汛、伏汛、秋汛、凌汛,什么是黄河凌汛呢?
黄河凌汛是指黄河在冬季封河期和春季开河期,由于气温、水温、流量与河道形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河道中的冰凌对水流约束增强,产生阻力,引起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冰凌有时可以聚集成冰塞或冰坝,造成水位大幅度抬高,最终漫滩或决堤,称为凌洪。
黄河凌汛主要发生在宁夏至内蒙古河段、河南至山东河段,这是因为这些河段是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冬季寒冷,河道容易结冰,当河水遇到冰凌的阻碍,水流速度减慢,水位上涨,形成凌汛。
黄河凌汛的特点是凌峰流量虽小,但水位高,由于河道中的冰凌使水流阻力增大、流速减小,特别是卡冰结坝使河道水位壅高,同流量水位远高于无冰期,甚至超过伏汛期历年最高洪水位。
由于黄河凌汛可能引发洪水,给周边地区带来巨大的损失,黄河汛期的防洪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人们的防洪防汛意识,相关部门会进行科普宣传活动,如发生洪水时该如何自救、被洪水围困在建筑物上怎么办、洪水来临时哪些地方是危险地带等。
黄河凌汛是黄河特有的水文现象,对周边地区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了解黄河凌汛的特点和预防措施,提高防洪防汛意识,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希望通过科普宣传活动,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应对黄河凌汛,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