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是中国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和发明家,他生于东汉末年,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的一个官吏之家,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诸葛亮以其智慧和忠诚著称,最著名的事迹之一是《三国演义》中他对刘备的辅佐以及其后的蜀汉丞相职务。
在历史上,诸葛亮去世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享年54岁,关于他的死因,《三国演义》中有详细的描述,称其是因为劳累过度,积劳成疾而亡,书中还记载了诸葛亮死前含七粒米的细节,这被认为是为了防止将星心坠落,即防止敌人得知他去世的消息后趁机进攻,虽然这种说法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真实性无从考证,但它体现了人们对诸葛亮忠诚和深思熟虑的评价。
诸葛亮去世后,他的忠诚和智慧被后人传颂,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他的生活年代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他的政治理念、军事战略、文学作品等,都为中国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在现代,诸葛亮也被广泛认为是智慧与忠诚的象征,他的形象经常被用于各种文化和艺术作品中,包括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等,他的故事和思想也经常被用来教育和启发人们,尤其是关于忠诚、智慧和坚持自己的信念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