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一种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应用广泛的药材,它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茯苓生长于松树根部,其外形类似甘薯,外皮呈黑褐色,内部则为白色或粉红色,在中医理论中,茯苓被认为具有甘、淡、性平的特性,归心经、肺经、脾经、肾经,能够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常用于治疗水肿、痰饮、热淋、泄泻、呕吐等症状。
关于茯苓的食用方法,有多种方式可以发挥其健康效益,茯苓可以入煎剂,在煎煮时应将其打碎成小块,这样有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茯苓也适合食疗,可以研磨成细末,便于吸收,在烹饪中,茯苓可以搭配其他食材,如茯苓山药糕、茯苓包子、茯苓粥等,这些都是利于人体消化吸收的方式。
茯苓不仅是一味药材,也是食材,其性质平和,四季皆宜,尤其在夏季,茯苓可以帮助身体排出湿气,增进食欲和消化功能,以下推荐两款茯苓药膳,既可清热安神,又能健脾养胃。
1、茯苓猪肚汤
所需材料:茯苓15克,山药、芡实、莲子各15克,猪肚1个,红枣3个,生姜6片,以及适量的食盐、黄酒、生粉。
制作步骤:
- 将茯苓、山药、芡实、莲子提前浸泡1小时备用。
- 猪肚用生粉、食盐、黄酒揉搓后洗净,焯水后切条备用。
- 将所有材料放入汤煲内,加入适量清水。
- 煲煮1.5小时后,根据个人口味调味即可。
2、茯苓蒸饭
所需材料:茯苓10克,白米200克,香菇、青豌豆、玉米碎适量。
制作步骤:
- 将茯苓泡软后捣成粉状。
- 将茯苓粉、香菇、青豌豆、玉米碎与白米混合均匀。
- 蒸锅中蒸熟即可食用。
茯苓虽好,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宜食用,如阴虚火旺、口干咽燥者,以及老年肾虚、小便过多、尿频遗精者应慎用,孕妇在使用茯苓前应咨询医师,正确食用茯苓,可以在保健养生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治疗相关病症,在享受茯苓带来的益处时,也要注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