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在展馆中间摆个擂台,让‘英雄勇士’大战象棋机器人!”
6月7日,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深圳开幕。甫一开放,11号馆“粤港澳大湾区馆”南山展区人头攒动,“人机象棋大战”火热开演。另一边厢,时而清新、时而激昂的国风电音,将“二次元”Cosplay、潮玩IP展示的气氛推向高潮。
数据显示,2022年南山区文化产业营业总收入超350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超1000亿元,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一半。全区文化企业总数超1.5万家,其中规上文化企业850多家,上市文化企业17家。
本届文博会,南山主展馆以“文启南山·数创无界”为主题,围绕“沉浸式”“未来感”“多元化”设计思路,通过“5 3 2”,即五大文化产业板块 三大科技探索集群 两大产业组团区,全面呈现南山区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新格局。
“文化×科技”塑造未来生活
从11号馆“粤港澳大湾区馆”2楼俯瞰,硕大而白亮的“深圳·南山”“文化×科技”字样,在其他展区展牌清一色的大红配色中尤为夺目。
走进南山展区,一阵“将它!将它!”的喝彩声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商汤科技展位前,AI下棋机器人不知疲倦地接受一位又一位棋友“攻擂”,显示屏上实时播报双方每一步棋的耗时,气氛热烈而焦灼。
(AI下棋机器人,摄/陈思琦)
机器人约30厘米高,外观纯白,犹如一位小小宇航员,迷你身型之下藏着“超级大脑”。展位负责人告诉记者,AI下棋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计算机图像识别,扫描识别象棋上的汉字,再让人工智能算法按照象棋规则“算”出下一步棋如何走,最终控制机械臂的抓取。
这一过程的实现,最大的技术难点是将工业场景里常见的大型机械臂“迷你化”,操作机械臂实现精准落棋。目前,该机器人已达到仅千分之一的误差,“即使在机械臂上装一根绣花针,它都能落到棋格正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