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威尔首度阐释美联储“第三使命”:长期利率调控暗藏玄机

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音频由扣子空间生成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周三阐释了为何国会赋予该央行的三项使命在实际操作中可归结为两大目标。

在最新利率决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鲍威尔就美联储实现“适度长期利率”的官方指令作出回应,这项所谓“第三使命”长期以来几乎未被美联储官员特别提及——他们始终将自身使命表述为双重目标制,即货币政策聚焦维持通胀低位稳定与就业市场持续强劲。

鲍威尔告诉记者:“第三使命确实存在,但在我们看来,它是法律规定的两项更知名目标的衍生品。我们认为适度长期利率将是稳定通胀(低且稳定的通胀)与最大就业自然产生的结果。”美联储官员近年来从未将第三使命视为“需要独立行动”的目标。

鲍威尔对于长期利率以及货币政策实施的看法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提出的:美联储的主要政策工具——联邦基金利率,最明显地影响着美国经济中的短期借贷成本。美联储官员长期以来一直强调,短期利率是他们主要施加影响的领域,而长期利率则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往往与货币政策无关。美联储官员还认为,他们对长期利率的影响力较为有限。

长期利率悖论

但与这种观点相反的是,近二十年的货币政策实践表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自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已实施两轮大规模债券购买计划(即量化宽松,QE)。在金融危机与新冠疫情时期开展的资产购买行动出于两个目标:市场稳定与在联邦基金利率接近零时提供额外刺激。

美联储债券购买运作的核心机制就是帮助降低长期利率,这恰恰与第三使命目标一致。美联储的挑战在于,巨额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债券购买带来的效益始终难以量化。即便如此,这些措施确实帮助降低了政府和购房者等借款人的实际成本。

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在七月讲话中指出:“量化宽松的本质是购买长期限证券而非短期限资产。通过增加对长期证券的需求,美联储推高这些证券的价格并压低其收益率。”但沃勒也多次强调,相对于短期利率的变化,美联储大规模债券购买对经济的刺激效果较为有限。

美联储对长期利率的影响还涉及政治维度。过去的量化宽松政策曾引发担忧,认为美联储正在帮助政府以低于正常水平的成本借款。

随着特朗普重返总统宝座,这一争论重新浮现。特朗普在敦促美联储激进降息时曾表示,这将降低政府利息成本,却无视可能推高通胀的风险。斯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从特朗普白宫顾问岗位借调至美联储担任理事,也为第三使命带来新的关注点。

瑞穗经济学家指出:“随着新成员加入理事会,在美联储推进2022年启动的缩表进程之际,市场必将对美联储所谓第三使命产生诸多猜测。”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