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美联储数据显示,美国的银行周三通过美联储常设回购工具(SRF)借款65亿美元,同时回购利率出现上涨,这表明为满足本周大额美债净结算的需求,资金正趋于紧张。
此次单日借款规模创下新冠疫情以来非季度末时期的最高纪录。分析师指出,多项迹象表明金融体系正从“流动性充裕”阶段向“流动性紧张”区间过渡,下一场资金危机可能比预期更早来临。
SRF作为潜在资金缺口的流动性后盾,于2021年7月为应对疫情推出。该工具每日提供两次隔夜现金贷款,并以美国国债等合格抵押品作为交换。
根据Curvature Securities数据,以美债或其他债务证券作为抵押品的短期现金借贷成本——通用抵押品(GC)回购利率,周三最高触及4.36%,最终收于4.12%。周二GC利率曾从上周五的4.20%攀升至4.32%的峰值。
交易员指出回购利率上涨实属异常,因当前既非月末也非季末时段——这些时期因银行需为报表目的承担更高资产负债表成本而退出中介角色,回购利率通常才会跃升。
“这进一步证明流动性正在持续而稳定地收缩。虽未达警报级别,但若常备回购工具持续被使用,美联储应提高关注度,”道明证券驻纽约美国利率策略师詹·内夫鲁齐(Jan Nevruzi)表示。
内夫鲁齐指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已释放信号,表明量化紧缩“可能即将结束,这强化了最早在10月会议宣布终结政策的必要性”。
鲍威尔周二曾表示,美联储长期推行的、旨在缩减其资产持有规模的量化紧缩政策可能接近尾声。
“部分迹象开始显示流动性条件正逐步收紧,包括回购利率整体走强以及在特定日期出现更明显但属暂时性的压力,”鲍威尔在费城全美商业经济协会举办的会议上如是说。
分析师同时提到存在大量待结算的美债支付义务。Wrightson ICAP的国债融资流量数据显示,周三有400亿美元国债和息票到期待付,周四还将有230亿美元待结算。
美国财政部近期持续积极发行短期债券,过去数周发行量已达创纪录水平,此举旨在减少长期债务借款并压低该期限段的收益率。当新发行国债时,交易商、银行及货币市场基金等投资者必须在结算日向美国财政部支付现金。这笔支付会消耗私营部门的准备金和现金,并将其转入财政部在美联储开设的财政一般账户。可用准备金的减少导致回购市场现金借贷成本上升,从而推高利率。
分析师表示,一旦准备金变得稀缺,银行融资链将面临压力,回购市场可能功能失调,甚至引发系统性动荡。2019年9月因流动性快速抽离引发的回购市场危机就是前车之鉴。9月美联储降息仅仅数日后,更重要的信号出现:美联储系统中的银行准备金总额首次跌破3万亿美元关口。该阈值被多位美联储官员视为“充裕准备金”与“紧张准备金”的分水岭。
历史数据显示,除季度末“资产负债表调整”时期外,SRF在其他时间段几乎从未被使用。但此次操作打破了该模式,表明市场的真实流动性状况已悄然生变。
另一个流动性压力源来自美联储另一关键工具——逆回购工具(RRP)。该工具原本为吸收疫情期间释放的过剩资金而设,其余额在2022年底曾达到2.5万亿美元的峰值。但此后持续萎缩,本周已降至仅35亿美元,创下2021年4月以来最低水平。
这不仅是技术指标的变化,更意味着美债融资的“被动蓄水池”正在枯竭。过去两年充裕的逆回购环境让美国财政部可以持续发行国库券(短期国债)而不会冲击市场。如今随着逆回购“蓄水池见底”,财政发债的融资压力将再次转向银行和资金市场。
面对此种状况,美联储似乎已开始软化立场,暗示提前结束缩表。
但问题在于,停止缩表可能还不够。当前的流动性压力或许将迫使美联储不仅要暂停紧缩,还要重启“流动性注入”模式——包括量化宽松(QE)和回购工具。
尽管周三早间的流动性操作显得紧张,但当天下午1:30至1:45的美联储第二轮SRF拍卖中却未出现报价。这被视作缓释信号,表明早间的临时流动性需求可能已得到满足,市场并未陷入持续危机。
但观察人士警告,能否真正视为“安全”取决于未来几日SRF与SOFR指标是否持续下降。若此类流动性需求持续或进一步扩大,市场将进入倒计时,迫使美联储加速重启流动性工具。
目前所有目光都聚焦于SOFR的后续走势。若隔夜利率与官方政策利率的利差持续走阔,则说明市场正在形成自我强化的“资金短缺链条”。倘若这些指标继续恶化,美联储或将被迫在FOMC会议前提前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