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消息,近日举办的2025 RISC-V中国峰会上,NVIDIA硬件工程副总裁Frans Sijstermans宣布,CUDA软件平台将支持RISC-V指令集架构处理器,为开源架构RISC-V开启进入数据中心与AI市场的大门。
据了解,过去x86与Arm架构在AI与HPC领域居于主导地位,主要原因就是和CUDA的高度整合。
当下,x86架构的Intel与AMD处理器是数据中心的主力,而RISC-V虽然具有开源与可扩展优势,但缺乏CUDA等关键工具,难以进入主流应用。
此次支持,标志着NVIDIA将其生态系拓展至开源领域,有望提升RISC-V在高端计算的应用潜力。
总体来看,x86、Arm、RISC-V三大主流处理器架构各具特色。
x86架构拥有成熟的软件支持与庞大生态系,但成本与授权模式受限。Arm主打低功耗与可扩展性,虽具竞争力,除了授权金高,也潜藏地缘风险。
相较之下,RISC-V为开源架构,企业可自由设计并掌握技术主导权,因此受到多国与新创企业青睐,尤其中国市场更视其为实现芯片自主化的关键路径。
对中国而言,RISC-V搭配CUDA的支持,意味着有望弥补过去AI训练与推论基础设施的关键缺口。NVIDIA近期重启在中国销售的H20芯片预期将与RISC-V处理器搭配使用,通过开源CPU结合中阶GPU,打造具自主性与灵活性的本地AI运算架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CUDA虽然支持RISC-V,但其本质还是NVIDIA的独有生态系统,实际整合仍需面对授权、驱动兼容性与地缘政策等变数。
若未来美国政府进一步收紧出口限制,NVIDIA理论上仍可中止对特定市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