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彪拍摄了无人机从固定机舱起飞的瞬间
在炎炎夏日的8月8日上午,位于220千伏纪南变电站的一架多旋翼无人机升空,沿着预定航线进行变电站设备高温大负荷测温巡检。这一场景展示了国网荆州供电公司在国网湖北电力率先建成无人机航班制综合巡检示范区的自主巡检能力
深化无人机、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应用是国网湖北电力开展智能巡检替代人工巡查的“两个替代”重点工作之一。
桂彪摄:无人机实时传输巡检画面
自今年3月起,荆州供电公司成立了一支多专业协同、多部门协作的专班,该专班结合输变配设备无人机巡检的特点,制定了“1 2 5”布局计划。以“中台 应用”为基础,创新开展多维巡检,主要应用固定机巢,辅助应用固定翼无人机、机器人等智能检测设备。同时,积极探索LAS、OSGB、BIM等三种建模技术应用,并科学策划了固定航班、临时航班、紧急航班等三类航班场景,细致设置了站内飞、站站飞、站线飞等三大巡检航线。还创新打造了司机模式、保安模式、维保模式等三种现场模式。至今已完成63个输变配设备的三维建模,并建成了具有荆州特色的"1 N"无人机管控平台,以及航迹图、航力图、工作计划、机库管理、指标看板等特色模块。此外,还编制了《无人机作业指导手册》和《无人机航班制管理工作规范》,为智能巡检应用的规模化、管理的规范化、作业的标准化提供了有力有效的基础支撑
摄影师桂彪拍摄了220千伏纪南变电站无人机操控室的全景照片
荆州供电公司在无人机航班制综合巡检示范区持续加大智检装备应用的力度。目前,该公司已经安装了7台固定机巢、6台轮式机器人、1台四足机器狗和2架固定翼无人机。通过自主创新、软件技术开发和智能装备应用,该公司实现了输变配设备无人机一体化巡检作业,实现了数智资源共用共享、智检力量实时可见、航迹监测所见即达、计划任务清晰有序、巡检结果智慧处理、指标评价画像精准等先进巡检功能。这一创新开创了设备巡检数字化转型的先河,并形成了具有独特特色且可复制推广的智能巡检“荆州经验”
截至8月3日,荆州供电公司在示范区共绘制了3100条航线,预制了52635个巡检点,执行了926个智能巡检任务,巡视了15603处输变配设备。22座变电站全部实现了机器替代人工测温,569公里输配电线路全部实现了通道机器巡检替代人工巡线。通过使用固定翼无人机在监利、松滋片区以及荆州江南、江北区域执行110千伏~800千伏输电线路通道长航时、长距离保电巡视任务,大大提高了巡检效率。(周志勇、文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