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冲破4万亿美元市值大关,AI霸主还能走多远?

在前一日未能维持所需价格、错失4万亿美元市值的英伟达(NVDA.O),终于在周四达阵成功。

英伟达的股价当日上涨0.8%,以164.10美元收盘——这是首次收于超过实现4万亿美元市值所需的163.93美元之上。此前周三盘中股价曾触及164.42美元高点,但最终回落至相当于3.974万亿美元市值的水平收盘。

尽管苹果(AAPL.O)微软(MSFT.O)早已领先多年,但英伟达仍率先达成4万亿美元的里程碑。根据道琼斯市场数据,苹果早在2018年就突破了1万亿美元,微软则在2019年达到这一水平,而英伟达则是在2023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市值。

44日创下年内最低收盘价94.31美元以来,英伟达股价实现强势反弹。

分析师们对英伟达成功解决其Blackwell人工智能平台在产能提升方面的问题表示乐观。Navellier & Associates创始人路易斯·纳维利尔(Louis Navellier)在周四的一封电邮中表示:我很自豪英伟达是我管理账户中占比最大的持仓。他还称自己无意出售该公司股票,因为它仍是主导AI革命的垄断者。这些评论来自他近期播客的一期内容总结。

华尔街分析师们也认为英伟达的市值仍有进一步上升空间。巴克莱分析师在6月上调英伟达目标价至200美元,反映出对Blackwell平台部署的乐观看法;若股价达到该价位,其市值将达4.9万亿美元。与此同时,Loop CapitalAnanda Baruah给予英伟达250美元目标价(据FactSet数据),若达成,市值将升至6万亿美元。

本周早些时候,花旗分析师Atif Malik指出,英伟达有望从主权AI”(即为各国建立的AI基础设施)中获得数十亿美元的收入——而这一趋势在今年已经迅速升温。

据彭博社周四下午报道,黄仁勋将在访华前与前总统特朗普会面。英伟达对此不予置评,白宫尚未回应置评请求。

此前彭博也曾报道,特朗普计划限制先进芯片对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出口,以防止通过这些国家中转、将芯片**入中国。据称该决策尚未最终敲定,可能会有变动。

瑞穗证券(Mizuho Securities)分析师乔丹·克莱因(Jordan Klein)在周四致客户的一份报告中写道,他不理解英伟达为何现在会认为自己能开发出一款对中国合规、却不会很快被封锁的新芯片。他认为此举看上去注定会导致后续减值或冲销,毕竟英伟达今年早些时候已因H20芯片计提了45亿美元的费用。

克莱因表示,若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出现改善,“‘或许可能成为某种正面催化剂,但他也指出,该收入可能像推文发布那样迅速消失,这也可能是为什么市场对最新的中国机会反应冷淡。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