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M.2接口 PCIe固态硬盘还有两个“亲兄弟”

固态硬盘已成为我们台式机/笔记本电脑的标配,而PCIe(即PCI-Express)技术的普及,也让固态硬盘相较于早期的SATA3 6Gbps实现了高达20倍以上的提升。

说起PCIe固态硬盘,相信大家一定会想到M.2接口,但实际上它还有两个亲兄弟,只是应用场景不同所以少见。

M.2接口

我们先回顾下M.2,它的前身为 NGFF(Next Generation Form Factor),目的是取代mini PCI-E和mSATA接口。结构上看分为B-key、M-key和BM-Key三种规格,插槽内隔断的不同,固态硬盘金手指的缺口也不一样。

从功能来看,B-Key支持AHCI协议,对应SATA通道;M-Key支持NVMe协议,对应PCI-Eexpress通道;BM-Key理论上同时兼容这两种协议,甚至支持USB,例如M.2接口的无线网卡,Wi-Fi功能走的是PCI-Eexpress通道,而蓝牙和LTE功能走的是USB通道。

AIC/PCI-E(PCI-Eexpress)接口

AIC其实就是标准PCI-Eexpress接口,根据总线通道数量的不同,分为x1、x2、x4、x8和x16,其中x16插槽用于显卡,x1用于声卡/网卡等设备,而固态硬盘通常使用x4,因此M.2 NVMe插槽其实就是的PCI-Eexpress的变种。

正因采用标准的PCI-Express接口,AIC固态硬盘可以直接安装在台式机主板上。如果主板上的M.2插槽数量不够,用户也可以购买AIC转M.2转接卡,可以额外扩展出多个M.2接口,这要看AIC接口支持的通道规格(x4或x8),而且要支持PCI-Express通道拆分。

U.2接口

U.2接口的固态硬盘基本用于服务器中,这类产品尺寸通常为2.5寸,接口与SATA很很相像,但金手指中部有凸起并额外多了一些触点。

U.2接口也是PCI-Express的变种,通过专用的转接卡即可在台式机主板上使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