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映众RTX 5070 Ti超级冰龙面世之后,便迅速获得了大家的喜爱。越来越多的玩家希望冰龙的其他型号也能够快点亮相,就比如这一次的RTX 5070超级冰龙。
RTX 5070超级冰龙依旧维持了334*148*73mm的饱满尺寸,搭载6144个CUDA核心和12GB GDDR7显存,显存位宽192bit,带宽672GB/s,Boost频率达到2572MHz。显卡采用棱角分明的硬朗装甲风格设计,侧面加入了iCHILL的RGB发光灯板。带来既有肌肉线条的视觉张力,又有霓虹灯效的绚丽表达!
显卡外观
映众RTX 5070超级冰龙在外观上和系列70 Ti、80还是存在一些区别的。取消了无限镜像深渊灯,从而在侧面装配了iCHILL Logo的RGB灯板。在正面有着更简练的外观,强化了显卡在侧面的视觉点缀,更贴合实际使用场景下的侧面视角。
显卡依旧延续RTX 50系列冰龙硬朗的外观,采用深黑与灰的撞色设计。正面消除了螺丝钉孔位,使显卡的一体性更强。
显卡采用三风扇7叶片的配置,支持自动启停功能,直径达到10厘米。正中间的轴流扇叶采用反转设计。风扇采用静音轴承,艰苦耐用并是的运行噪音更低,适合长时间高强度的使用环境。
全金属背板之下带有3个大面积的散热开口,通过银色盖板进行分割。在显卡背板边缘处,额外增加了5个鳍片散热开头,可更加高效且均匀的导出热量,增强散热效率。
侧面同样带有5个用于鳍片散热的开头,在3.6槽的显卡占位下,更多的开孔将对热量传导起到不小的正面作用。
从上图可以看出,3个DP 2.1b和1个HDMI 2.1b视频输出接口仅采用了镀金工艺,确保视频输出信号更加稳定,极大程度解决黑屏和闪屏这类因接口连接不良所形成的问题。
显卡拆解图
显卡核心编号为GB205-300-A1,能够看到核心上方少了两个空焊位,共4GB(2x2)容量。显卡为9 3相供电,采用16pin供电线,单卡功耗为275W,建议搭配700W及以上电源使用。
RTX 5070超级冰龙采用iCHILL X3散热系统,除了正面三把直径10厘米的7叶轴流扇叶外,还带有5根8毫米热管和GPU纯铜散热底座。再加上密集和大范围的散热鳍片,散热表现拉满了!
显卡参数及测试平台
RTX 5070超级冰龙采用NVIDIA Blackwell架构,基准频率是2325MHz,加速频率2572MHz,拥有80个ROPs和192个TMUs,显存颗粒为海力士。
测试平台依旧是以往9800X3D的这套平台,旨在全力发挥出显卡的真实性能。
温度测试
在室温27℃的环境下通过FurMark进行20分钟GPU烤机测试,核心频率稳定在2392MHz,核心温度69℃,显存温度58℃。风扇调度72%,转速在1900转左右,满载表现噪音控制出色。
游戏测试
在《赛博朋克2077》、《霍格沃茨之遗》、《永劫无间》三款游戏中,暂且抛开DLSS 4不谈,仅仅是DLSS 3设置下,RTX 5070超级冰龙的领先幅度就非常大,这完全得益于第五代Tensor Core更高效的性能发挥。
虽然原画质下,两张显卡差距不大,但从DLSS 3开始,5070超级冰龙便是断层式领先,更不用说在DLSS 4设置下性能还能更进一大步。
在《极限竞速地平线5》和《潜行者2》游戏中,常规DLSS和帧生成相较于有着更新光线追踪支持的游戏来说,5070超级冰龙提升幅度有所降低,但同样是处于大幅度领先的水平。
经过上述测试后,对比4070来说,相较于常规的参数提升虽然也有一些进步,但更令人期待的还是更新一代的RT Core与Tensor Core的表现。更出色的核心运行效率让同设置下带来巨大幅度的领先。随着支持光追与DLSS的游戏越来越丰富,游戏体验上的差距上,两张卡的实际体验早已不再同一水平线。
RTX 5070超级冰龙现在正式和玩家们见面了。这是一张到手就能感受到其独特魅力的显卡。它拥有不输于5090的饱满尺寸和散热规格,又有着区别于系列老大哥的全新外观。超级冰龙让玩家们在5070这个级别,就能享受顶级旗舰显卡的张力设计和澎湃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