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出现在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它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结束和冬季的来临,霜降时节,气温逐渐降低,早晚温差加大,大地开始出现霜冻,植物逐渐枯黄。
在霜降这一天,中国的许多地方都有独特的食俗,旨在通过饮食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增强免疫力,以抵御即将到来的寒冷冬季。
1、吃牛肉:广西玉林的居民在霜降这天有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则吃牛肉炒萝卜或牛腩煲等,以补充能量,祈求冬天身体暖和强健,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味道鲜美,是很好的食材选择。
2、吃羊肉:随着天气变冷,身体需要更多能量,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羊肉因其温补的特性,成为霜降时节的佳选,煲羊肉、煲羊头等食俗在民间流传甚广。
3、吃迎霜兔:在《二十四节气与民俗》中提到,清代北方民间霜降期间有吃迎霜兔的习俗,迎霜兔是野兔,明朝宫廷中结合重阳节,吃登高迎霜麻辣兔。
4、吃柿子:在中国的一些地区,霜降这天有吃柿子的习俗,柿子在霜降前后成熟,此时柿子不仅水分多、口感好,而且营养丰富,柿子性味甘涩寒凉,能清热润肺止渴,对肺热引起的口渴咳嗽、吐血、口疮等病症有疗效。
5、吃柚子:霜降时节也是吃柚子的最佳时机,柚子水分多、口感好,营养丰富,含有维生素C、矿物质钾及有机酸等,其性寒、甘、酸,可健胃消食,生津解渴,消除疲劳。
6、吃萝卜:民间有“十月萝卜赛人参”的说法,霜降时节吃萝卜,犹如吃人参一样受益,萝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有助于润肺生津,对秋季干燥的气候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7、吃鸭肉:霜降后,鸭子开始变得肥美,鸭肉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成分,食用后可以滋补身体、缓解秋燥。
霜降时节,饮食上应注意适量、均衡,多吃温补、润肺、生津的食物,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适当增加运动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