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大鳄:美元和美债是最大泡沫,黄金将朝着4000或更高迈进!

知名经济学家、黄金死多头彼得·希夫(Peter Schiff)近期做客《金属与矿业》(Metals and Miners)节目,与主持人加里·戈姆(Gary Gohm)探讨了一系列经济话题,从美国消费者债务到美元的脆弱性,再到全球储备格局的转变。他阐释了消费者和政府的轻率借贷如何与不可持续的美元主导地位交织,进而对经济安全、通胀和黄金市场产生连锁影响。

彼得首先直言美国消费者面临日益加剧的财务压力背后的心理状态。他指出,对许多深陷债务泥潭的人而言,当破产已成为必然时,抑制借贷的动力几乎消失。

“我认为,那些因绝望而试图借更多钱的人,可能根本不在乎自己无法偿还债务。他们只想继续借贷。事实上,一旦你借入的金额远超偿还能力,且明知申请破产只是时间问题,你可能会选择‘轰轰烈烈地结束’——尽可能申请更多信贷。”他解释道。

因此,消费者会毫无顾忌地为终将被法拍的房屋重新融资,刷爆不打算偿还的信用卡,或签约“先买后付”服务(在他们心中实则是“只买不还”)。

当话题转向这种无节制借贷的根源时,彼得强调了一个在幕后悄然膨胀的更大泡沫:美元与美国国债市场。他认为,正是这种泡沫催生了贸易失衡和美国制造业的衰退——而非某些官员声称的外国“作弊”或关税问题。

他说,“首先,最大的泡沫就是美元和美国国债市场。这正是财政部长贝森特所说的导致工业基地空心化、供应链崩溃、经济安全受损的大规模贸易逆差的根源。这些后果确实存在,但他搞错了原因。他将问题归咎于外国通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作弊’,但这与实际毫无关联。”

彼得继而聚焦多数政策制定者不愿承认的风险:美国银行体系在滞胀场景下的脆弱性。他解释称,美联储的压力测试忽略了一个真正能暴露银行体系弱点的情境。

他认为,“银行体系的风险敞口极大。事实上,滞胀——即疲软经济与利率上升并存的局面——是美联储从未对任何银行进行过压力测试的场景。在美联储最严峻的‘ 不利情景’(adverse scenario)中,尽管假设了高失业率的大规模衰退,但他们同时假定利率会回落至零,国债收益率也会暴跌。他们并未进行过这样的压力测试:在高失业率的衰退中,通胀和利率不降反升……在真正恶劣的情景下,所有银行都将崩溃。”

在谈及大型机构的资产配置动向时,彼得指出,各国央行已大规模抛售美元和美国国债,转而增持黄金。他认为这一进程仍处于早期阶段,而黄金价格将因此大幅上涨。

他说,“黄金正朝着4000美元及更高的价位迈进。央行在抛售美元的同时买入黄金,这意味着他们也在减持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这一进程虽已持续数年,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后,彼得将其论点归结为:美国长期以来依赖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维持超出国内生产和储蓄能力的生活方式。他警告称,随着世界逐步脱离美元,美国人将被迫回归更可持续的习惯——生产与储蓄,而非消费与借贷。

彼得表示:“我所指的变革源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曾长期搭乘全球经济的‘免费便车’。我们利用美元的储备地位,维持着入不敷出的生活。作为一个国家,我们的消费量超过生产量,借贷额远超储蓄额。因此,我们的生活水平——即购买能力——因美元的角色而被人为拔高。如果没有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我们将不得不增加生产,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增加储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